春节免打扰!微信迎新春提醒、拜年消息通知彻底关闭指南(附通用消息管理技巧)339

哈喽,各位小伙伴们!我是你们的中文知识博主。
新春佳节,万象更新,微信上各式各样的拜年、祝福、活动提醒也是纷至沓来。这无疑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,但有时,过多的信息推送也可能变成一种“甜蜜的负担”,让我们的手机屏幕应接不暇。尤其是那个“迎新春提醒”,是不是让你有时感觉有点小困扰呢?别担心,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如何“驯服”这些热情洋溢的提醒,还你一个清净又高效的春节体验!


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微信作为我们日常沟通和社交的核心工具,自然不会缺席这场全民狂欢。每逢春节,微信都会推出一系列充满年味儿的功能和活动,比如定制红包封面、拜年红包、新春状态、以及各种节日主题的活动提醒。而我们今天要聊的“迎新春提醒”,就是其中一类。它可能以服务通知、公众号消息、小程序弹窗,甚至微信内部功能提示等多种形式出现,旨在提醒你给亲友送祝福、参与活动或领取福利。


这些提醒的初衷无疑是好的,是为了增强节日的互动性和氛围感。然而,对于那些希望在假期享受片刻宁静,或者本身就对频繁消息感到疲惫的用户来说,这些“善意”的提醒,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干扰。设想一下,你正在享受难得的假期,或与家人团聚,手机却不断响起各种提醒,是不是有点让人分心呢?


那么,有没有办法既不失礼,又能悄悄地将这些“迎新春提醒”给“请退”呢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!由于微信的功能更新迭代迅速,且“迎新春提醒”本身可能是一个临时性的、由不同模块触发的提示,所以,我们需要掌握一套“组合拳”式的管理方法。接下来,我将从几个核心场景出发,为你详细解读。

第一步:识别“迎新春提醒”的来源——对症下药是关键



在尝试关闭任何提醒之前,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。微信上的消息来源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:



服务通知:这是最常见的系统级提醒渠道,很多活动和功能更新都会通过“服务通知”来推送。
微信支付:有时红包、消费券等提醒会夹杂在微信支付的通知中。
公众号消息:如果你关注了一些官方或非官方的春节活动公众号,它们可能会推送。
小程序消息:参与了某个春节活动小程序,可能会收到来自该小程序的模板消息或订阅消息。
朋友圈/视频号:虽然不是直接提醒,但好友分享的年味内容也会频繁出现在你的首页。
微信自身功能:例如“状态”提醒你更新新年状态,或者“拜年红包”功能本身在节日期间的推荐。


识别来源的最好方法,就是点击一次那个“迎新春提醒”,看看它把你带到了哪里。是某个公众号文章?某个小程序页面?还是微信的某个功能入口?心里有数后,我们才能精准打击。

第二步:针对性关闭“迎新春提醒”的各种姿势



场景一:如果“迎新春提醒”来自“服务通知”或某个特定的服务号/公众号


这是最常见的情况。很多官方的节日提醒都会通过微信的“服务通知”列表或官方公众号来推送。



长按消息,选择“不再关注”或“进入服务号/公众号,关闭通知”:


当你在微信聊天列表看到类似“微信团队”、“微信支付”或其他某个带有“迎新春提醒”字样的服务通知时,长按这条消息。通常会弹出几个选项,如“不再关注”、“删除”、“标为未读”等。选择“不再关注”,你就不会再收到来自这个特定服务号或公众号的推送了。


如果不想彻底“不再关注”,只想关闭通知,也可以点击进入该服务号/公众号,然后点击右上角的“...”,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“设置”,找到“接收消息”或“消息免打扰”等选项,将其关闭。
通过“订阅号消息”或“服务号列表”统一管理:


如果你觉得长按一个个去处理太麻烦,可以直接进入“订阅号消息”或“服务号列表”页面(通常在微信聊天界面顶部下拉或左上角进入),找到那些平时不怎么看,但节日前后开始活跃推送的账号。点击进入,然后通过右上角的“...”->“设置”->“接收消息”或“消息免打扰”进行调整。


场景二:如果“迎新春提醒”来自某个小程序


现在很多春节活动都是通过小程序进行的。如果你之前参与过,就可能会收到小程序的消息提醒。



进入小程序,关闭通知:


点击该提醒,进入对应的小程序。在小程序界面中,通常会有“我的”、“设置”或“个人中心”等入口。点击进入,寻找“消息设置”、“通知管理”、“活动提醒”或“订阅消息”等选项,然后将其关闭。不同小程序设置路径可能不同,但原理都是找到其内部的消息管理功能。
从“最近使用”列表中删除小程序(治标不治本):


在微信主界面下拉,会显示“最近使用”的小程序列表。长按某个小程序,选择“删除”,可以暂时不再看到该小程序。但请注意,这只是从你的最近使用记录中移除,并不会阻止该小程序在未来再次推送消息(如果你再次访问或它通过其他渠道推送)。最好的方式还是进入小程序内部进行设置。


场景三:如果“迎新春提醒”是微信内部功能的推荐(如拜年红包、状态)


这类提醒通常不会以单独的通知形式出现,而是以功能推荐或引导的形式存在。



关闭“拜年红包”相关推荐:


进入微信“我”->“服务”->“收付款”->“腾讯服务”下可能出现的“拜年红包”等入口。点击进入后,查看是否有相关的设置选项可以关闭推荐。这部分功能通常与微信支付相关,但目前微信并未提供直接关闭“拜年红包”功能提醒的统一开关,更多是作为节日期间的常规功能展示。
管理“状态”提醒:


如果你是由于设置了某个“新年状态”而收到相关互动提醒,可以点击你的头像,进入“我的状态”,选择“结束状态”。如果你只是不想收到关于设置状态的提示,这通常属于微信整体“新消息通知”的一部分。


场景四:通用消息管理与免打扰设置(釜底抽薪,更彻底的方案)


如果上述方法无法完全解决你的困扰,或者你想在节日期间获得更彻底的安静,可以考虑以下更通用的消息管理策略。



微信“新消息通知”设置:


打开微信->“我”->“设置”->“新消息通知”。在这里,你可以对大部分消息通知进行总体的管理:



接收新消息通知:如果你只想在打开微信时才看到消息,可以关闭此项。但请注意,这会关闭所有新消息的提醒,包括好友消息。不建议作为常规操作。
通知显示消息详情:如果担心通知内容被他人看到,可以关闭此项,通知栏将只显示“您有新消息”,而不显示具体内容。
声音/振动:关闭通知声音或振动,可以让你的手机更加安静。
功能消息免打扰:部分微信自带的功能消息,可以在这里找到并设置免打扰。具体是否有“迎新春提醒”的开关,需要根据微信版本和节日功能而定,建议仔细查找。

服务通知集中管理:


微信的“服务通知”列表(通常在聊天界面顶部下拉,点击“服务通知”进入)。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所有服务通知的列表。长按单个服务号,可以选择“不再关注”或“设置免打扰”。如果你的“迎新春提醒”是通过某个服务号发送的,在这里可以进行批量处理。
系统级应用通知管理(终极手段):


如果以上所有方法都无法让你满意,你可以直接在手机的系统层面关闭微信的通知权限。



iOS(苹果手机):前往“设置”->“通知”->找到“微信”->关闭“允许通知”。
Android(安卓手机):前往“设置”->“应用管理”(或“应用和通知”)->找到“微信”->“通知管理”->关闭“允许通知”。


【温馨提示】关闭系统级通知意味着你将收不到微信的任何提醒,包括好友消息、来电、支付通知等。这通常只推荐给那些需要在特定时段完全“脱离”微信的用户,或作为最后的手段。当你重新需要接收消息时,别忘了再打开。

第三步:培养良好的微信使用习惯,从源头减少干扰



除了针对性关闭提醒,培养一些良好的微信使用习惯,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数字生活,减少不必要的打扰。



定期清理不常使用的公众号/小程序:很多“迎新春提醒”都源于你曾经关注或使用过的公众号/小程序。定期清理,取消关注或删除不必要的小程序,能有效减少信息源。
谨慎参与互动活动:有些互动活动需要授权,授权后可能会收到相关通知。在参与前,留意其隐私政策和消息推送条款。
合理利用“免打扰”模式:微信群聊有“消息免打扰”选项,而手机系统也有“勿扰模式”。在休息时间或重要场合开启,能有效避免打扰。
关闭不必要的“辅助功能”消息:在微信“我”->“设置”->“通用”->“辅助功能”中,可以管理一些微信自带的辅助功能,例如“看一看”的提醒等,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。

展望:微信的未来与用户体验的平衡



作为国民级应用,微信一直在努力平衡用户体验和平台生态。一方面,它希望通过各种功能和活动来增强用户的活跃度和黏性;另一方面,也越来越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免打扰体验。未来,我们可能会看到微信在消息管理方面提供更精细化、更智能的设置选项,比如:



更智能的节日消息聚合:将所有节日相关消息统一归类,提供一键查看或一键静音的选项。
基于AI的个性化推送:根据用户喜好和行为,更精准地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活动,减少无效打扰。
更友好的隐私和通知授权管理:让用户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授权了哪些通知,并能随时取消。


当然,这些都还需要时间。但作为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和管理,让微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,而不是反过来被信息所累。


总结一下,取消微信“迎新春提醒”的关键在于:识别来源,对症下药。无论是服务通知、小程序消息,还是微信内部的功能推荐,总有对应的管理方法。如果真的追求极致的清净,系统级的通知管理也是一个选择,但请务必权衡利弊。


希望这篇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解决“迎新春提醒”的困扰,让你在享受春节喜悦的同时,也能拥有一个清净、自由的数字空间!毕竟,新春佳节,最重要的是陪伴与团圆,而不是被过多的信息所绑架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?祝大家新春快乐,万事如意!

2025-10-17


上一篇:告别遗忘,高效掌控:你的智能提醒设置全攻略!

下一篇:高效开工提醒:激活团队,告别节后综合症的智慧文案之道